
黎成凤手持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介绍申请国家专利保护的土家织锦外观图案。
2010年12月7日上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城,“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龙山县土家族科技特派员黎成凤,向媒体展示申请国家专利保护的土家织锦外观图案,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12份有关土家织锦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如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土家织锦传统工艺、提升土家文化影响力?是土家织锦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黎成凤的专利申请,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土家织锦,第一次申请国家专利保护并获得受理;对于打造中国土家织锦品牌、发扬土家织锦工艺文化、发展土家织锦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土家织锦发源于湘鄂渝黔边区的中国土家族地区,在土家语中称“西兰卡普”,汉语称“土花布”、“土花铺盖”或“打花铺盖”;是土家族古老的手工工艺品,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它以工艺精湛、造型生动、纹样粗犷朴实,图案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著称。 土家织锦技艺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2006年,土家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湘鄂渝黔边区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在土家族织锦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龙山县“中国土家织锦之乡”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