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论坛 » 株洲 » 醴陵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及其对策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查看 7808
发表一个新帖子 发表回复

标题 醴陵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及其对策 在百度搜索本主题 [ 搜 ] [ 打印 ] [ 推荐 ] [收藏帖子] [ 收藏到新浪VIVI] [ 订阅 ]

admin (管理员匿名发帖用户)
楼主 [ 字体: ] [ 编辑 ] [ 报告 ] [评分]
Rank:18Rank:18Rank:18

UID 1
帖子 128
精华 17
积分 814 点
金币 438 枚
魅力 202 度
注册 2005年8月4日
醴陵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及其对策

醴陵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及其对策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5月19日9:53

醴陵市作为一个在全省县级单位中的经济实力强县,在全省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在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研讨会上,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和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中心《2003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报告》评出的全省经济20个强县中,醴陵与长浏宁望、资兴、汨罗位列“第一集团”。2003年GDP在全省名列第五,地方财政收入名列第七,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第六。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4-6年时间内跻身全省经济实力“三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也是醴陵市在全省应该得到的排名。但是,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并不是轻松容易的,不但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还需我们面对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地对醴陵经济的优势、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应对策略,以趋其利,避其弊,有的放矢,把醴陵经济搞上去,争取早日实现跻身全省“三强”的宏伟目标。本文从以上宗旨出发,与目前几个经济强县相比,对醴陵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供领导参考。
醴陵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优势:陶瓷和鞭炮烟花产业形成的支柱,有力地顶住了醴陵经济大厦的梁柱,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形成了两产业带动多产业的优势经济圈。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9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3年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55.5:26.2,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503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4元,比上年增加552元,增长16%;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48.68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5.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14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27%;日用陶瓷产量124352万件,增长27.4%;工业陶瓷产量18.29万吨,增长15%;鞭炮烟花产量860.15万箱,增长17.8%。工业出口交货值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65%,出口创汇24102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0026万美元,出口额在全省县市级为第一。
陶瓷和鞭炮烟花两个产业对醴陵经济的贡献占半壁江山。2004年,陶瓷行业上缴税收14644万元,鞭炮烟花行业税收8697万元,两项税收占财政收入46.4%。由这两个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有:采掘、机械、化工、包装、印刷、交通运输、餐饮及其他服务业。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给醴陵这个人多地少的市农村劳动力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2004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1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亿元,再就业率达75%,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但从客观上来看,醴陵经济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如不采取有效对策,这种区域优势的作用将会减弱,实现跻身全省三强的目标会有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找出差距,研究对策,以加快醴陵经济发展步伐。当前存在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影响企业竞争能力。虽然醴陵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在全省县一级中是最多的之一,但缺少大规模、高技术的企业。2004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7家,但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只有5家,其中过亿元的只有两家,最多的华联瓷业有限公司也只有2.2亿元,大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1000万元以下。而规模以下企业,也是普遍偏小,效益不佳。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资源配置不优,重复投资、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很大一部分企业获利水平低,自我积累困难,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加速力。
二是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由于陶瓷和鞭炮烟花两个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起不小作用的。但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游离在发展中国家,难以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一级品率相对较低,导致企业效益难以上升。一些鞭炮烟花企业也都是传统方法制造传统产品,科技开发和创新不足,这也是近年来醴陵的鞭炮烟花行业落后于浏阳的原因之一。
三是金融机构“抽血”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改造。当前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是扶强不扶弱,除少数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及时得到银行贷款外,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信部门的资金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主要是上划,集中投放到沿海地区去了,而对本地很少发放贷款,形成了一种在本地“抽血”、向外地“输血”的机制,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末,醴陵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41997万元,贷款余额为218024万元,存贷比为100:49.3;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为234887万元,贷款余额为99790万元,存贷比为100:42.5,其中最低的银行只有100:30:邮政储蓄存款51006万元,除上级返还1个亿的贷款外,全部上划。这样,发放贷款的主要途径要靠农村信用合作社了。2004年末,醴陵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余额135438万元,贷款余额95276万元,存贷比为100:70。一些企业由于难以取得贷款,设备得不到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没有资金投入,企业想上规模、上水平受到了制约,这也是醴陵市企业规模偏小和发展速度不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不大,经济总量难以扩张。近年来,醴陵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增长,但与快速发展的周边县市相比有很大差距,投资总额相距很远。2004年,望城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1.8亿元,长沙县61.3亿元,浏阳市66.1亿元,宁乡县68亿元,而醴陵市只有17.37亿元,从增幅来看,好像差别不大,但绝对额相差太远,如果没有特别的大项目来投资,则差距会越来越大。
五是财政收入规模和增幅都不大。2004年,醴陵市的财政收入达了5亿元大关,增幅也达到了20%。从纵向来比,无论增幅还是总量都创了历史新高,但从横向来看,就有很大差距。长沙县2004年财政收入达到151688万元,望城达65032万元、宁乡也达56029万元。醴陵市和浏阳市都同是1990年财政收入过亿元,但现在浏阳已经大大超过醴陵,2004年达到120061万元,在这种形势下,醴陵要跻身全省“三强”,还需花费超常的努力。
综上所述,醴陵经济发展要从几个方面作出战略调整:
一是依托优势产业带动多产业同步发展,同时创造规模效应。醴陵要跻身全省三强,必须紧紧依托两大支柱产业的幅射作用,带动多产业共同发展。要紧扣市场做大做优做强优势产业。通过优势产业带动,促进印刷、机械、包装、服装、运输、商贸、服务、旅游等产业也相应得到深度开发和发展,从而打造一批新时代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开展规模经营,走集约化经营道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是以城市发展带动产业和市场发展。醴陵市委市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定位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陶瓷花炮生产基地,以区位优势为依托的湘东赣西物流中心,利用醴陵交通便利、物流集中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挥醴陵的区域性优势,全面提升醴陵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尽快实现规划中的新醴陵格局;加快陶瓷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开通高科技工业园区与320国道的出入口,将位于工业园的源门铺火车站改造成能发运大吨位集装箱的货运站。在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幅射作用下,大力发展沿106国道、沿320国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的产业带,形成一园带三线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市区陶瓷花炮大市场,逐渐形成以本地陶瓷、花炮为主,由株洲延伸的服装和其他商品为辅的批发市场体系。把醴陵建成一个商贸发达、市场繁荣的湘东物流中心。
三是发掘醴陵文化内涵,以文化带动产业。醴陵文化资源丰富,有传奇的名胜古迹、有独到的文化特色、有众多的知名人士和革命纪念地,官庄水库比大京水库要优数倍,只要注重环境保护,完全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进行一定的包装,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形成旅游、休闲系列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把醴陵建成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的山水园林城市;努力发掘醴陵内在的历史底蕴,激发醴陵潜在的文化张力,盘活醴陵城市的无形资产,创建文化园区,促进产业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同时实施人文城市和教育提升工程,通过举办文化节会、推介品牌醴陵,把醴陵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加关注醴陵,有更多的投资者涌向醴陵。在带动和发展的关系中,优势产业带动是关键,城市发展带动是目标,先进文化带动则是灵魂。认真剖析醴陵,不难发现,积累千年的文化根基就是醴陵最大的财富。这种财富加上现代创意经济的手法和区域品牌战略,即可迅速被激活,变现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醴陵有很多的知识产权,但由于过去的忽视,陶瓷和鞭炮烟花已分别被景德镇和浏阳申报了地域产品保护知识产权,醴陵发明的釉下彩瓷必须尽快申报地域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以保证醴陵品牌战略的实施,充实醴陵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好和经营好已经在建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规划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这些工程包括:陶瓷科技工业园工程、天然气利用(川气入醴)工程、醴陵陶瓷学院园区工程、博览公园工程、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工程等等。随着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和推进,不远的将来,醴陵将以“绿色瓷城,休闲胜境”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中国和世界面前。以此带动的经济发展效应,也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崛起。
四是争取建成醴陵陶瓷学院。陶瓷产业是醴陵的经济命脉,是湖南省标志性产业之一。有着千年陶瓷文化的历史古城,有着主宰经济的陶瓷产业,没有一所传承和发掘产业精华的专业大学,没有培养和造就陶瓷技术人材的基地,这与醴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极不相称的。因此,争取建成醴陵陶瓷学院是醴陵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醴陵陶瓷产业发扬光大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醴陵拥有陶瓷企业400余家。2004年生产日用陶瓷12.44亿件,其中出口5.63亿件;工业陶瓷18.29万吨,产品出口150多个国家地区,外贸出口总额2.41亿美元。庞大的产业优势,良好的产业环境,加上独一无二的精湛技术,使得醴陵具有办学的良好基础。而陶瓷学院的开办,不仅可以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城市开发与经营格局,还将一举使醴陵成为国际陶瓷技术开发与文化研究的基地,使得醴陵瓷业经济可持续的占据高地,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出处:醴陵统计局

关键字: 醴陵,县域经济




签名档[支持U_Code]
此用户离线!
共计在线时长3270分钟2007/9/29 16:07:14
[ 资料 ] [ 短信 ] [ 好友 ] [ 文集 ] [ 引用 ] [ 回复 ] 点击返回顶部




Powered by TEAM 2.0.2 Release - ACC © 2005 Team5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无图版] [论坛调用] Processed in 78.13 ms,13 queries 现在时间是2024/3/28 23:41:49 清除 Cookies - 湖南省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050036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