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论坛 - [简约版本]
江山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 Power By team board
标题: 江山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
[楼主] / 用户名:三湘四水
发布时间:2008/4/11 15:09:20 / 查看 0
[table=98%]  [tr] [td]    区域经济要强大,首先是县域经济要强壮,这已成为浙江省和各地(市)的共识。那么,浙江是如何发展县域经济的呢?今天本版刊发浙江省江山市委书记吴雪桦《江山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以飨读者,更盼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近几年来,江山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并在发展战略上、工作思路上、政策措施上,积极探索,明确重点,狠抓落实,举全市之力,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4亿元,财政收入4.4亿元,经济总量跨上了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在宏观政策趋紧、要素制约矛盾突出和公路限载等严峻挑战下,江山市经济继续保持较为强劲增长势头。实现生产总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4亿元,增长10.8%。财政总收入2.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分别增长25.7%和28.4%。
  结合江山市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要重点把握以下五点:
 
  一、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与定位
 
  县域经济实质上就是特色经济。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和定位,从而选准并坚持一条适宜本地发展的战略,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济一体化的滚滚浪潮中,确定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定位,不能仅仅从本地资源出发,也不能仅仅从周边县域着眼,而是要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敢于跳出县域圈圈,放眼国内国际市场来进行认真审视。经过多年的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2000年江山把“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确立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在其后举全市之力深入推进实施。作为确立县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我们对江山经济的特色、优势与定位,主要从五个角度来把握:
 
  从区域发展地位的角度:巩固和扩大衢州县域经济龙头的地位,打造浙、闽、赣三省边界重要的工业城市,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强的县(市)之一。从三次产业的角度:江山具有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有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优强企业和优质产品。因此,在三次产业的特色定位上,我们选择了主攻工业,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抓手,并进一步丰富了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促进了工业经济的非均衡快速发展,近3年时间里,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2%,在GDP中的占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从工业产业的角度:主要是巩固发展以建材、机电、化工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壮大提升消防器材、竹木加工等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集群。通过多年培育,一些产品如DMF、双氧水、节能灯管等已经成为全球或全国的单打冠军。从发展主体的角度:通过近几年的机制创新、市外引进以及内生创办,江山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的90%以上,民间投资已经成为竞争性领域投资的主导力量,具有相对优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从城市形态的角度:根据城市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定位为以旅游服务为特色的区域经济中心、山水园林城市。
  
  二、舞活县域规划这一龙头
 
  规划是指导区域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区域系统发展的龙头。从某种程度上说,规划决定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则满盘皆活,败则全盘皆输。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规划的编制与调整,必须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即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按照这一原则,近年来,我市先后明确了县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了城市发展方向和交通建设思路,着手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明确了全市产业布局的概念性规划,县域北部的上余和江贺公路沿线重点发展工业经济,南部以峡口、廿八都为中心的区域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并对县域北部工业经济平台的规划进行了细化:编制了《江山经济开发区规划》、《江贺经济走廊规划》,指导江化股份公司、虎山集团等企业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在规划指引下,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2003年,江贺公路沿线5乡镇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31%和51%,集聚效应和极化发展态势十分明显。在城市发展方向上,重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了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避开城市南部的虎山、部队驻地、电力高压走廊和工业用地的分割与包围,调头向北,接轨衢州。从而一举扭转了城市建设步履维艰的困境,仅2003年一年,城市北区主干道配套就基本完成,城市框架拓宽了4平方公里以上。铁路西移后,北区将成为城区最大的腹地。在交通发展思路上,调整了原来主攻县乡道的交通建设思路,提出“大交通”理念,完善公路交通规划体系,集中精力打开对外大交通,上马建设衢江公路和205国道新、老线改建,积极筹建黄衢南高速公路,同时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解决了以往“大路不通畅、小路难保全”的问题,交通状况明显改观。在土地利用规划上:上一轮规划的最不合理之处,就是建设用地指标平均分布,造成重点发展区域预留空间不足,有地无指标的矛盾突出。为此,我市紧紧抓住全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的机遇,按照经济区划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力求突出重点,保障几大发展平台的用地需求。
 
  三、提高县域公共资源的集聚度和共享度
 
  县域经济发展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必须大力引导资源集聚,提高公共资源共享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强大。各种要素的流动已经完全突破了行政区划的框框,形成没有边界线的经济区划。大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小到我市江贺公路沿线乡镇之间产业规划、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的相互渗透,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引导和促进资源集聚,提高县域公共资源共享度,也必须充分尊重经济区划在资源配置中的的巨大力量。
  在社会事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江山作了步子较大的尝试,对教育、卫生布局作了大力度调整:学校布局调整按照“小学向集镇集中、初中跨乡镇联办、高中向市区集聚”的思路,先后撤并城乡中小学校近200所。卫生布局调整则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思路,对专科医院、乡镇卫生分院、社区全科医疗站进行撤并和租赁经营,促进了社会事业和公共产品的集聚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当前江山的行政区划已日益显得与经济区划不适应,主要问题是乡镇平均规模过小,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职能发生重大转变,行政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且人为造成资源争夺,甚至不合理竞争,阻碍了区域经济的集聚发展。
  鉴于这些问题,按照经济区划格局对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逐渐成为领导决策层面的共识。初步构想是通过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包括撤销一批规模小的、保留一批规模大的、扩并一批规模中等的、改制一批中心城区周边的),把撤并工作和发展块状经济、做大产业平台结合起来,扩大中心城市容量,调整优化城镇布局,以经济强镇建设为重点,发展一批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镇,通过以城带乡,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运用适度的行政手段引导和推动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政府以强弱适度的行政手段来推动。理论界也曾有县域政府强势、弱势之争,孰是孰非,不一而衷。
  当前,市场竞争首先表现为地方竞争,然后才表现为企业竞争。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市场发育不健全,资源开发度不高,坐等市场自发地形成和发展无异于作茧自缚。因此,政府应该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助本地企业一臂之力,引导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甚至在一些潜在资源开发环节,政府还有必要适度负债,直接干预,参与微观领域的投资和开发。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坚持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及时补位,运用适度的行政手段引导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首先是适度负债启动重大项目建设。对于一些事关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项目,如旅游资源开发、大型火电厂等,我们通过安排重大项目前期经费,提前介入投资启动开发,积极推出招商或向上争取。我市还组建了土地储备中心以及城建、交通、教育、城防等国有投资公司,对公共事业和公共资源进行开发,累计向银行融资5亿多元,完成投资10多亿元,提前上马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显著改善了区域发展环境。其次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主要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国道、省道改建,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特别是正在实施的铁路西移和将建设的黄衢南高速公路工程,合计总投资近45亿元,将对我市经济产生巨大拉动作用,经济总量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再次是以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发展。先后出台了江山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江贺经济走廊)投资优惠政策;逐步加大了技改贴息、扶优扶强、改制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制订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多项考核办法,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五、激发每一个经济细胞的发展活力
 
  民营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发达县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县域经济要充满活力,首先是民营经济要充满活力。民企兴盛、民资活跃、民众创业热情高涨,是江山的相对优势。为此,我们树立了“富民强市”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机制、开放市场和营造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主体和广大群众的内在活力,实行“放水养鱼,藏富于民”。
  创新机制方面。三年前,我们就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现了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国有、集体资本基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改制后的企业经营机制得到根本转换,活力增强,快速发展壮大。同时,我们逐年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仅去年就安排技改贴息资金900万元,撬动企业投资10亿元,并落实各项退税1亿多元,帮助企业上项目、上规模。我们还率先启动了“公务员信用证”制度,当年发放公务员信用贷款8000多万元,贷款余额已达亿元,其中90%以上流向投资。
  开放市场方面。我市教育和卫生领域市场化改革步伐较快,先后推出民办中学、民营医院成功招商,吸引民间资本超过1亿元,占教育、卫生领域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三分之一以上。我们从中认识到,社会事业领域因其风险低、回报稳,已经对民间资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而民间资本的发展和积累规模,也为社会事业市场化提供了可能。作为县域政府,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对一些经营性项目,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场,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从而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打破行业垄断,最终让群众得到实惠。
  创造环境方面。致力于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市民,建设信用江山。我们认为,随着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土地、资源、政策等比较优势竞争逐步弱化,现阶段的竞争焦点已经从拼政策转向拼环境。县域政府的主要职能,还是应该回归到为经济主体营造优质服务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集聚发展的产业平台上来。

[/td][/tr] [tr] [td]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 作者:吴雪桦
[/td][/tr][/table]
[查看原帖]
查看完整版本: [--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论坛 --] [-- top --]
Powered by TEAM 2.0.2 Release - ACC
Time 31 second(s),quer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