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是一项特别有趣、有生活气息、而又非常辛苦的农活。千百年来,一直受人们青睐(不得不青睐)。在春天时节,农田里、山野间,到处出现你追我赶、欢歌笑语的热闹的劳作场面:人们卷起裤腿踩进泥地,一捆捆秧苗往田里扔去,一把把秧苗插下去,一行行秧苗便排成一道风景线……
曾经,这些是无法删除的生活片段,也是年年重复在乡村的一幅美丽画卷。
你还记得当年插秧的农忙场景吗?你还记得乡间那一丘丘水田吗?你还记得父母低头插秧汗流浃背的画面吗?他们手中的秧苗,就是你来年的学费,他们只会埋头苦干,从来不会抱怨生活的艰辛!
日转星移,日新月异。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样的场景、向往这样的生活呢?
对城里年轻人来说,这一切,已经很陌生了!就算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也已久违了!而现在的农村孩子,因大人们基本不再种田、多数在外地打工,插秧——就快成为一种稀奇事了!
你的家乡还种田吗?你的乡亲还插秧吗?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忙时节,你还能想起曾经岁月的插秧时光?你还会回家帮忙插秧吗?
记忆不留白。每到这个季节,往事常依依,我却总是想起那个年月,那段插秧的日子。插秧既是生活的需要,其实也是农村的传统习俗和欢乐节日。
对我们父辈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插秧再熟悉不过了,许多农民出身的同龄人,谁没有亲自上阵过?
所谓插秧,就是将水稻秧苗栽插于水田中,又叫插田、栽秧或栽田。
秧苗是一个多月前,将稻种播在专门的秧苗田里培植出来的。当秧苗长到大约有四、五寸时,再把秧苗连根拔起,捆扎成一个个秧把,装到木制的秧架上,挑到田边,然后抛撒到田里,人们下到田里,抓起身边的秧把,一手分着秧苗,一手把掰开的一小撮秧苗插入泥土中。
插秧历史悠久,虽然辛苦,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人们在长年累月中留下的传统文化,过成了一种隆重的节日。
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有些村子里有焚香点烛,放鞭炮、祭祀。主妇要备好饭菜酒肉,供家人和帮工者聚餐。餐间,每人要吃一个鸡蛋,意谓“讨彩头”。蹲下去拔秧时,要先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横扫几下,意谓防止“发秧疯”,即手背发肿。
插秧结束,称“关秧门”。有的户主会绕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带回家,扔在门墙边,说是“秧苗认得家门,丰收由此进门。”
插秧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多人工作完成,有钱的人家请工,没钱的人家换工。过去,在我们苗乡侗寨,人们都会相互换工大家一起插秧,今天插你家的田,明天栽我家的秧,集中在一两天、两三天内插完,充分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和团结和谐之情。
插秧结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请帮工者,俗称“打散”。因人多,这几天,插秧的人家热热闹闹的,就像家里在办喜事一样其乐融融。
白天,大家在田地里忙着农活,进行插秧比赛或唱歌解乏;晚上,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斗酒量、比才华。日子,在累中快乐着!
插秧到底要经过哪些程序,需要哪些人分工协作呢?这里,有一个段子可以分享。
这些年,每到插秧来临之际,朋友圈、微信群里,大家就会转发一则——《马上要插秧了,现急招以下职位》的“招聘广告”来娱乐:
一、插秧主管。人数:3名。要求:五年以上插秧经验并有三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懂激励;
二、耕田师傅。人数:1名。要求:两年工作经验,持B照最佳,C照亦可,有泥泞沼泽地开越野车经历者优先录用;
三、栽秧人员。人数:数名。要求:动作熟练,能吃苦耐劳,上班时需穿短裤短裙,方便作业;
四、拔秧人员。人数:5名。要求:两年工作经验,将秧苗从育苗水田里拔出来捆成小捆;
五、挑秧人员。人数:2名。要求:无技术要求,有力气就行;
六、抛秧人员。人数:2名。要求:两年工作经验,熟练均匀地把秧苗抛入水田中;
七、工作环境。环境舒适,阳光明媚,青青秧苗;
八、基本待遇。以上职位待遇面议,一经录用,不光待遇优厚,非本地户口录用者可解决食宿问题,米酒、土鸡等不限量供应,业绩优秀的单身男女将获得村委会提供的本村相亲推荐票一张!
……
以上的段子虽是用来打趣的,却也明白无误地说出了插秧的基本常识:要犁田耙地、扯秧挑秧、抛秧栽秧等。
水稻的生长需要很充裕的日照,插秧的农时往往很短,劳动也很紧张。那几天,人们通常天麻麻亮起床,肩上挑着秧架,手里拿着捆秧苗用的稻草就下田了。
一个早工过后,草草吃完早饭,便把拔起的秧苗用秧架挑到田边,抛撒开来,然后在田的两头拉起秧绳,接着在绳与绳之间,大家弯着腰,把秧苗用手掰开,再用拇指和中指把秧苗夹着塞进泥土里……
“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插秧诗》描写的是插秧的情景(作者据传是唐朝布袋和尚)。农夫们一根接着一根往水田里插秧,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插秧时的“退步”,才会有了秧苗的向前展进。
所以说,插秧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活,其中有不少门道。不宜插得太深,不然秧苗生长不快;也不宜插得太浅,否则秧苗不入土里就会浮出水面而不能成活、或者根浅抗倒伏能力差。
会插的人,就像在表演,手脚并用,动作优美,插得飞快,行距、株距都符合标准,还很条直,一天能插2亩地以上;不会插的人,一步一移,偷工减料,秧苗东倒西歪,越插越累,特别明显的是行距象蚯蚓,弯弯扭扭的。
插秧又是一个体力活,最累的是腰。看起来不用多少力气,开始干时只觉得好玩,并不怎么累,可当你一天天起早贪黑,不停的弯着腰插秧,从田的这头到田的那头,来回做着一样的动作,就不再新奇了。新鲜感之后是枯燥无味,留下的只有腰酸腿疼。平时不常干体力活的人,1天下来,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插秧也是一个肮脏活。两条腿立在泥水中,不停地移动,因要赶速度,哗哗的水声晃动着,一不小心,身上脸上就溅上了泥浆,甚至摔倒在泥水里。插一天秧下来,身上全是泥点了。有时,头脸上有小虫子叮,慌忙用手去挠,弄成一个大花脸。
同时,插秧还是一个危险活。一般的水田都有蚂蟥,那个时候,从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尤其是山区的冷水田,蚂蟥尤其猖獗。老家有句俗话叫做“蚂蟥听不得水响”,只要人们一下到田里,它们就爬上腿来,让你毛骨悚然。
记得小时候插秧,只要感觉腿痒,就马上检查,看有蚂蟥粘在腿上,赶紧用手捉住,扔到老远的地方。否则,被它咬了,就会血流不止,要是钻进身体里,就更麻烦了,不取出来,会要人命的。
有时,还会看到水蛇,虽然它不轻易咬人,毒性也不大,可也常常被吓得大喊大叫。蛇听见惊叫声,也就溜走了。
插秧既有劳累也有乐趣,但对于农民来说,它却是本职工作,更是一种希望。希望在当年的秋天,会出现丰收的场面。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家人的命根。
往事,已成追忆;回忆,五味俱全!
如今,许多人背井离乡讨生活,让农田抛荒了、让乡村沉寂了。插秧,在不少地方已不复存在,成为了一段回忆,它遥远得好像是上辈子的事。
我自从进城工作后,也再没有回农村插秧了,可偏偏每到这个时候,在脑海中又总是如此清晰,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念念不忘,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此时此刻,看着朋友圈里插秧的情景,我感慨万千,千头万绪。远处农家的炊烟在袅袅升起,远山朦胧安静又错落有致。田地里,人们三三两两,一片忙碌,时而有说有笑,时而埋头苦干。每一棵秧苗整齐或不规则的排列着,像在书写自己的传奇,悠闲的等待成熟的姿态!
这是我们从小常见的画面,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在外打拼的游子,看到这熟悉的场面,你似乎回到了从前、似乎泛起了乡愁、似乎有回家的冲动?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城市城镇化的推进是大势所趋。许多年以后,插秧技艺必将会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拿来忆苦思甜、津津乐道。这样浓浓的生活气息,以后会越来越难得一见了,坚守山村的农民会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家离宁静的乡村也会越来越远了!
插秧,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记录着荣光,散发着芬芳,见证了变迁。只希望,在漫长的记忆里,我们别忘了来时的路,永远记住家乡有一处农田自己曾辛勤耕种过。
如今,有些地方结合插秧活动举办“插秧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的一个缩影,通过深挖地域文化,将自然生态、现代农业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游客家长们通过与孩子共同回忆当年的农耕岁月、泥里捉泥鳅、趣味摸鱼、主题市集、农耕游戏、农事体验等活动增进亲子交流,培养、发掘孩子的动手力和创造力,增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关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一位赤脚的老农在犁田,一手牵牛绳拿鞭子,一手扶犁,嘴里不停地吆喝着,耕牛听话地踏沟前行。农民娴熟地操持着手中的犁,身后出现一道道翻耕新土。
“牛耕田”想必我们这一辈的人、以前都是经常可以看见的,可是,现在时代进步,越来越机械化,现在养牛的人很少了,很少再用到牛来耕田了。
赶牛扶犁耕田插秧,是一种传统文化,应该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hncounty.com/bbs/Thread.asp?tid=300